Saturday, August 29, 2015

從人體工學來選電腦軌跡球

目前的電腦作業系統, 大多是採用游標控制, 而常見的滑鼠或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, 就是控制游標的工具.

但是許多人長時間使用滑鼠之後, 會因為長時間使用手腕, 造成肌肉負擔或壓迫神經引發相關問題. 就人體工學來看, 要減少這類問題, 就必須把施力分散, 作法包括:

  • 分散到手肘: 用整個前臂來移動滑鼠.
  • 分散到手指: 軌跡球或滑鼠滾輪的設計就是這原理.
所以軌跡球最大的特色就是出力以手指為主, 移動範圍較小而較省力, 但許多人仍無法接受, 除了原本的使用習慣外, 個人覺得沒有適當施力也是重要的原因, 所以簡單說明一下個人從人體工學來選電腦軌跡球的原理.
  1. 首先, 選 食指/中指 操作的軌跡球的球體: 由於大姆指在虎口外只有兩個指節, 而且比較短, 靈活度不如食指或中指, 所以應該以食指或中指操作為主要選項.
  2. 其次, 先把食指或中指放在軌跡球球體上, 以指尖及第一指節的旋渦紋間為操作範圍, 不太知道的話, 就把手輕鬆展開放桌上, 輕摳桌面, 這個範圍就是操作軌跡球的主要範圍.
  3. 再來, 以前一個步驟找到的操作區為圓心, 讓姆指或無名指可以順利按到軌跡球的按鍵, 再測試一下按鈕的力道, 務必以輕鬆按到為主; 再來把姆指跟無名指離開按鍵, 找到軌跡球或桌面適合的休息區.
  4. 最後, 將手掌平貼軌跡球整體, 整個手腕輕輕放到桌面.
經過這樣的步驟, 由軌跡球及桌面來承受手掌及手腕的重量, 而食指及中指靠在軌跡球球體上, 姆指跟無名指在桌面或軌跡球上的休息區; 也就是說, 沒有移動游標時, 整隻手都在休息的狀態, 當要移動游標時, 才舉起食指動一下, 會比使用滑鼠需要動整個手腕的範圍小很多, 也就比較省力了.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